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未來長效發展的主線。數字化浪潮下,中國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面臨不確定的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2022年10月25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2數字創新論壇直播正式上線。本次論壇主題為“乘云而上 探路新增長”。五位致力于數字化戰略發展的企業和專家嘉賓,從宏觀、生態,包括具體企業最佳實踐經驗的角度,解讀數字時代新機遇與挑戰,給出了專屬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答案。
在本次直播的開場環節,《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陳哲作為本次會議主持人介紹了本次論壇活動的時代背景。陳哲說:“據2022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在整個上半年數字經濟在整個經濟發展當中的拉動引擎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在投資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投資同比增長了19.9%,高于整個固定資產投資13.8個百分點。消費端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6.3萬億,同比增長3.1%。”結合數字經濟的現狀,SAP 中國戰略行業群客戶及咨詢副總裁徐勐在開場環節分享了 SAP 在中國開展業務30年以來三個不同階段的思考。作為有志成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賦能者的全球領先企業應用軟件和云解決方案提供商,SAP 見證了中國企業從改革開放到加入 WTO 再到今天走進數字經濟時代的三個時期。徐勐介紹道:“當下,數字化時代對企業管理提出新訴求,而 SAP 秉承身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不僅做中國經濟旁觀者,也要做參與者?!?/p>
在當下,中國企業進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而企業到底要面臨怎樣的不確定性,未來趨勢又將企業引向何種方向呢?
本次直播的第二個環節中,中國社科院信息化中心主任姜奇平先生、SAP 徐勐先生、以及 IDC 副總裁周震剛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姜奇平認為,結合當下的經濟趨勢來看,從大的方面來看,應找到一條使得經濟具有韌性的道路。未來中國經濟要向服務化方向發展。目前中國工業化任務基本完成,但依舊面臨艱巨任務,應走上制造業服務化道路,提升供應鏈、產業鏈中的附加值。此外,還應關注生態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而 SAP 徐勐指出,從企業層面來看,自2000年以來,世界500強中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獨占鰲頭的企業。當下數字經濟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沖擊十分明顯。而在新環境中,一部分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把原來的銷售產品轉變為產品和服務,通過數字化平臺輸出,完成了向服務基礎設施的提供商、數字技術服務的提供商的轉型。針對企業下一階段數字化轉型的趨勢,SAP 也提出了“新型中國企業”這一全新戰略。IDC 周震剛結合了此前 SAP 與 IDC 聯合發布的《洞見轉型趨勢 開創智慧未來 新型中國企業白皮書》談到,IDC 認為“未來企業”是堅定地走數字化道路的企業,其創新速度要遠超于傳統企業。未來企業相較于傳統企業,在客戶規模、產業鏈的規模乃至企業基礎架構也都是不一樣的,簡單而言,可以從能力層面、協同層面和戰略能力三個方面出發分析。中國的未來企業,要立足中國國情,深度契合時代發展,緊密貼合國家戰略,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并且能夠不斷創新技術應用。相比于傳統中國企業,他們將更具時代特點,更加數字化、智能化,我們將這類企業成為 “新型中國企業”。而不同類別、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如何實現差異化的數字化轉型,三位嘉賓給出了不同的意見。姜奇平認為,當下大環境正在轉向雙邊市場,企業從單打獨斗轉向協同,產業鏈和價值鏈取得一種協調。與此同時,傳統的做大做強的中國制造正在轉向做優。因此,整個企業信息化轉型,要圍繞這條主線,朝著品牌化,尋求附加值,在服務業范圍內擴張的方向發展。IDC 周震剛則表示,當今的數字化與過去企業常提到 IT 信息化有著很大的區別。他表示:“信息化當初是剛剛把我們的所有的業務流程,梳理到 IT 上,而數字化是把企業的整個基因,都根植在 IT 系統上,這是完全不同的。”而基于十幾年的數字調研,IDC 認為未來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全鏈條的,從供應商底層到應用打包,底層架構和上層不可分割,實現整體的業務轉型。只有真正的業務落地,落在數字化平臺上,才是我們現在看到未來的方向?!倍燠抡J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構建一體化數字化底座是談一切數字化轉型的前提。但在企業剛開始數字化轉型進程時,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先從戰略和業務的角度去規劃。當前我們要求企業有韌性,敏捷,有預判能力。企業管理的訴求是隨著企業的戰略變遷而迅速變化的。如何實時地跟這種變化對接,去映射,去響應,從這個角度來說,上云是必然的選擇。
在本次論壇的第三個環節,TCL 華星光電和阿特斯集團作為國內數字化轉型實踐的先驅企業,介紹了自己在具體戰略管理中的數字化實踐活動。TCL 華星高級副總裁陳盛中先生指出,在當下我國顯示產業正處于由大變強的轉型機遇期,而如何讓企業原有的體系有能力進行資源整合,成為了關鍵問題。而 TCL 作為全球領先的顯示企業,在2020年初正式提出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利用數字化技術,集成供應鏈,集成產品開發,智能制造等變革項目重構業務組織價值流,提升組織支撐能力,實現生態鏈互聯互通,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適應規模化的增長和國際化的運作。陳盛中指出,從企業戰略的高度來看,數字化轉型主要從三個層面助力 TCL 發展:強化創新打破壟斷、綠色生產低碳轉型、高效運營極致成本。同樣的,阿特斯作為光伏行業龍頭,近年也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阿特斯集團運營副總裁熊海波先生表示:“碳中和任務給新能源企業提出了新要求,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實現和西方國家相同或者接近的目標,挑戰巨大?!倍芎2ㄏ壬J為,本身數字化變革伴隨著企業管理模式,兩者相輔相成。他指出:“對于規模化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就像是構建一艘大海上的航空母艦,所有資源、指揮集成化管理。在全球銷售網絡布局的情況下,打通信息孤島,通過大數據檢測,提高生產效率,即時更新,降低成本?!卑⑻厮乖跀底只瘧鹇陨线x擇了“走上云端”。熊海波表示, “上云”既能節約成本,還能夠響應國家碳中和、碳達峰號召。同時,考慮到當下企業包括政府機構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與大型網絡公司、云平臺供應商實現云服務共享,反而是安全的。而數字化,也幫助阿特斯在智能制造領域實現經營目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熊海波舉例稱:“作為光伏新能源從業者,追蹤產品生產的碳排放、碳足跡,計算車間設備電力消耗,哪個時間點消耗得高,哪個時間點消耗得低,大數據分析使得我們的管理更加精細化?!弊詈?,他指出:“全方位的立體性的打造智能制造平臺,讓生產制造實現真正的升級轉型,讓產品成本進一步下降,讓我們對電力消耗進一步的下降,也就是說節能減排降耗,是為客戶提供物美價廉,服務更好的產品?!笨梢灶A見的,在未來,企業經過數字化重塑,無論是業務形態、生長方式,還是企業文化都將產生巨大的變化。而在探索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企業戰略、業務齊“上云”,用智能數據武裝轉型實踐,讓云技術成為在數字世界里認識企業、管理企業的一種有效方式和工具,或能為企業拓寬新思路。未來答案在何處?或許就在“云端”。
繼本次直播之后,11月22日,《經濟觀察報》與 SAP 將聯合舉辦 “乘云而上,探路新增長——CXO 思享會 ? 聯想站”活動,分享和探討聯想的轉型之路。
? Copyright 2023 深圳藍曬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3054553號-1